第六章 貌合神离(1/2)
作品:《晋武大帝》中都正德殿。
“你说什么,刘八成死了,你为什么要杀他。”
黄温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武承谟,不紧不慢的说道:“刘八成里通外贼,贼心不鬼,被末将探明真相后,意图领兵作乱,末将不得不诛之!”
武承谟默默注视黄温,淡声说道:“刘八成可是你的心腹将领,早些年更是救过你的性命,如今就这么杀了他,你难道不心痛?”
武承谟年过半百,体格矮小,但非常健壮,脸上数道伤痕见证了他多年征战的历程。
“末将也是迫不得已,当时形势危急,若不杀他,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兵变。”
黄温上前单膝跪倒“末将有负大帅之命,请大帅治罪。”
武承谟站起身子,看了黄温一眼,暗叹一声,“算了,既然你是迫不得已,本帅不怪你。”随后有些无奈的在殿前来回走动,低头沉思半天,又问黄温道:“关键是该如何善后,刘八成一死,他手下的众将领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黄温早已成竹在胸,他微微一笑道:“刘八成手下众将多是我的旧将,我在他们之中还算有些威望,想来他们还不敢造次生事。”
武承谟眯了眯双眼,看了看黄温,最后点了点头。
黄温谢罪退下后,没过一会儿,一名年约三十的将领走了进来。
“大帅唤我何事!”
武承谟默默看着眼前之人,缓缓说道:“刘八成死了!”
“什么!”来人大吃一惊。他叫宋史,是武承谟的心腹大将,追随左右征战多年,一向被武承谟看做左膀右臂,现统领五万大军驻守中都。
“大帅,刘八成为何而死。”
武承谟默然道:“刘八成意图谋反,已被黄温所杀。”
宋史听后,顿时沉默了下来,刘八成会谋反,他第一个就不相信,现在正是武承谟如日中天的时候,即将称帝建国,作为开国功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刘八成不可能会选在这个时刻造反,这其中必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史轻声说道:“难道黄温已经知道了刘八成已经投靠”
武承谟突然举手打断了宋史,沉声道:“此事你无须多言,我找你来,是有事安排你去做。”
“大帅请讲!”
武承谟沉思片刻,道:“刘八成一死,黄温那边的举动我们再无一丝消息,如此情况照实让我心中难安,你立即派人前往陈州,让黄百川立即领五万大军到中都来。”
宋史有些犹豫的说道:“大帅,如今关外,只剩下林州与陈州两州之地乃是我白巾军势力所据,如果黄百川带五万军来了中都,陈州便是只剩下一万军,万一河东节度使李纯领军来攻,岂不是极为危险。”
武承谟摇了摇头:“李纯为人桀骜不驯,与朝廷的关系一向不佳,我率军围攻中都十数日,天下各大节度使却是坐望中都沦陷,其中态度可见一二,以李纯的性格,他不会做这个出头鸟,短时间之内可以不去理会他。”
宋史点了点头,觉得武承谟说的很有道理,想了想,已经明白了武承谟的用意,低声说道:“如今中都聚军二十余万,其中真正归统大帅的不过五万军,其余众军则是归属于各个将军,虽然他们都是听命于大帅,但是其指挥之权却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一旦事变,恐怕不好掌控全局。”
武承谟点了点头:“我手中的直属军队还是太少了,黄百川带五万人来了中都,我便是有了十万精锐,加之粮草辎重又是掌握在我的手中,如此一来,就算是我杀掉几个人,恐怕他们也是不敢生事的。”
武承谟看向宋史,轻声说道:“如今我登基在即,暂时不要多生事端,以稳为重。”
宋史点了点头,拜手道:“属下明白!”
武承谟看了宋史一眼,见他欲言又止,不由轻笑道:“宋史,你跟随我多年,是我最信任之人,心中有话便直言。”
宋史拜手道:“大帅,沈军师已经三日滴水未进。”
武承谟皱眉道:“我只是把他关起来,又没有说不给饭他吃。”
宋史苦笑道:“沈军师是个固执之人,他说大帅如果不去见他,便不会进食一水一米。”
武承谟冷笑道:“见了他又如何,整日在那诅咒与我,如果不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早就宰了他,以解我心头只恨。”
宋史这时犹犹豫豫的说道:“大帅,末将觉得沈军师说的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为何非得呆在中都”
“住口!”
武承谟怒吼着打断了宋史的话语,随即冷冷的看向他,森言道:“你也觉得本大帅没有天子之命?”
“末将不敢。”
宋史急忙半跪在地。
“退下。”
“末将告退。”
武承谟望着宋史离去的身影,眼中冷光一闪,低声自语道:“沈安之,你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
夜已经深沉,当上京城明德门即将关门之时,十几匹军马从远方风驰电掣般奔来,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武大帝 最新章节第六章 貌合神离(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207/207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