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卢多逊(1/2)
作品:《五代河山风月》史从云在武威城外的大帐中专门接见他,特使名叫卢多逊,是去年,也就是显得元年考中的进士,此时任秘书郎。>
这人年纪很轻小,比众人小许多,也是史从云接触过年纪最小的官员之一,大约刚到二十,也可能二十不到,虽为皇帝的特使,却没什么架子。>
一身风尘仆仆,披着斗篷戴了斗笠,身边只带一个牵马随从。>
在牙帐中见面后,史从云设宴招待。>
也许是一路的奔波劳累,也许是过了不少苦日子,卢多逊吃得很香,饭量和军中厮杀的汉子也差不多,连着吃了两碗米饭,好几个粮饼,不少的肉食。>
酒宴到一半,卢多逊吃得差不多才起来说话:“史前锋,某这次来除了看前线的情况,还奉官家的命,有些话要传达。”>
史从云拱手道:“特使请讲。”>
“官家在大梁多次夸奖过将军作战勇猛,智勇双全,还说宜授将军为防御使,出发前还嘱咐某要把此话带给将军。>
而且在下从大梁出发时凤州城还没破,秦、成、阶三州尚未献城,如今四州平定,史将军的功劳簿上可以再加一笔。”>
听到这话,在坐的众人都激动的看向他。>
“恭喜史将军。”卢多逊拱拱手道。>
史从云心里乐开了花,不过表面还是尽量谦虚道:“多谢特使告知,待回大梁某要好好谢谢你。”>
他只是客气下,没想到卢多逊一点不推辞,顺着杆子往上爬:“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了,到时希望都使不要嫌弃。”>
史从云愣了一下,不过他反应很快,很自然的接过话:“哪里,特使肯光临寒舍,某三生有幸,定会好好招待!”>
卢多逊笑了笑,拱拱手又透露一些额外的消息:“官家九月中旬射宴时刚好收到将军黄花谷设伏,大破蜀军的消息。>
官家当时就当真众多人的面感慨,像将军这样智勇双全,深思熟虑之人久留关中浪费了,有意让都使回去领禁军,在下之见年前就会召都使回大梁了。”>
史从云听了大喜,心里一块大石终于放下,鞠躬道:“多谢特使告诉我这些。”>
卢多逊连回礼,“职责所在,都使不必客气。”>
史从云点头,没再多说,只是悄悄吩咐身边的邵季准备一些金银,送给卢多逊,卢多逊果然收了。>
史从云可是老油条了,明白所谓的“职责所在”四个字有多宽泛。>
他说也是职责所在,不说也是职责所在,其实完全就是看人的,卢多逊十有八九是觉得史从云态度不错,才愿多透露一些的。>
可别小看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战争中信息能决定胜负,平日里,信息也能决定很多事。>
卢多逊的话让史从云放心很多,至少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就是官家不会留他守关中,他年底之前就能回大梁......>
.......>
大梁城身为此时地球上最大的城市聚落,即便萧索秋日也无法掩盖其热闹。>
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三教九流在此汇聚,街上的吆喝吵闹没有一日休止,充满人间烟火气系。>
从七月中旬开始,北方的捷报就陆陆续续到了千里之外的大梁。>
每隔几日,就会有不少骑马了马,身后带着红色令旗招摇过市的士兵,口里高喊着“哪来哪里又大捷”“谁谁谁俘斩多少”之类的话,一路穿过大街向北而去,引来众人围观。>
马上就会成为大梁城中谈资,而这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非先锋史从云莫属了。>
比起蜀国对战报的低调小心低调处理,在大梁城,西征大军的胜利从七月开始已经传得街头巷尾人尽皆知,无他,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炫耀。>
西北面的那场战,慢慢从默默无闻,越来越为人们熟知,乃至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逐渐变得人尽皆知。>
接二连三的胜仗,让城中军民振奋,也少不了许多欢庆的活动,只不过不少是民间组织的,没多少官方的支持。>
皇城里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如何外面的人暂时是不知道的,但稍微聪明的人却能猜出,这可是官家登基之后第一次主动对外用兵,也是雄心壮志的第一步,不重视是不可能的。>
......>
秋日的夜有些微冷,很多消息随风而至,从秦岭崇山峻岭中吹入关中,从关中到达洛阳,河阳,顺着郑州进入大梁。>
消息里最多的无非是前锋史从云神勇难挡,连战连捷,西北面行营都部署王景调任有方。>
听到这些消息,最高兴的非殿前副都指挥使史彦超莫属,作为史从云的父亲,平时喜怒不漏颜色,很少会表露什么。>
在接到西面战报之后,悄然间有不少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最新章节101、卢多逊(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113/11392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