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生死关头(1/2)
作品:《寻找豫州鼎》第109章生死关头
甘齐尚喜抬着担架,和灵美一起回到寝丘,将唐雎的遗体殓入棺木,埋入事先挖好的洞穴里。然后下到墓坑底,把刚才发生的事都告诉了素,甘齐,那条地道,很可能就是传中的地下古道,伍桓正在那里面探路。如果就是那条地下古道,一定有出口,百姓们就可以从那里逃生了。
但是,素认为,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因为宫错现已逃走,他可以乘天黑避开搜捕,逃入秦兵大营。秦王一旦得知真相,就会立即下令大动干戈。现在情形万分危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既然如此,甘齐自告奋勇地请求,如别无他法,由他即刻潜入秦兵大营,将秦王劫持为人质,胁迫秦兵放开一条路,让百姓们逃生。
尚喜和灵美都要和他一起去,甘齐让他们都别争了,赶紧回去,分头通知各家各户,随时准备逃离。素把他们都叫住,她:现在情形虽然危急,但尚未到最后关头。何以见得?三人都问,素:即使是秦王得知唐雎已死的真相,但他心里清楚,要剿灭安陵,仅凭两百余秦兵是不够的。他一定会命王贲大军前来围攻。秦王派人传令需要时间,王贲再传令至方圆五里之外,也需要时间。秦兵再从方圆五里之外进逼安陵,同样也需要时间。因此,我们至少可以争取到两个时辰。
甘齐点点头:嗯,这两个时辰,我们要做些什么?
素问:数千百姓,两个时辰能否从地下古道逃出去?
我看可以。
那好,素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地上画地图:从丹岗秦兵大营前往钓鱼台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河堤走,一条是从这边。我们就在这两个时辰之内,集中所有的弓箭和其他兵器,再挑选三百名青壮年,携带弓箭兵器,分别据守住这两个路口,将秦兵阻于营前,不让他们前往钓鱼台。同时,将沿河一线的秦哨兵都清除掉。这样,百姓们就可以安全地从地下古道逃生。
如果王贲进兵迅疾,不到两个时辰就赶到安陵,怎么办?甘齐问,素用簪子在地上继续画地图:你们看,这里是汶河,这里是钓台。王贲之军围攻安陵,东南两面都是河流,他们没有足够的船只,不可能渡河,只能从北西这两面攻打。也就是,秦兵一旦来犯,东南两面暂无威胁。我们只需在这里据守,阻挡秦兵直至百姓们全部逃离。
大家都点头称是,素又: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那条地下古道究竟有多长?通往境外有多少远?如果它的出口仅在对岸,仍然逃不出秦兵的包围。
甘齐推断:伍桓已经走了半个多时辰,如果不远,他早该回来了,这条地下古道的另一个出口,肯定远离安陵。换句话,这是祖先为我们挖好的一条绝佳的逃生通道。
大家都深以为然。于是决定,由素去钓台这边洞口等候伍桓,其他人立即回去准备。接着,四人立即分头行动。
按照分工,灵美玉嫦等一帮青年通知各家各户做好撤离准备。另外,甘齐尚喜挑选了三百多名青壮年,携带刀剑戈和弓箭等兵器,兵分两路,分别由甘齐和尚喜率领,悄悄赶到丹岗附近,在两个路口埋伏起来,做好阻击秦兵的准备。
但是,谁也没发现,宫错正在草丛里艰难地爬行,前面就是秦兵大营。腿伤血肉模糊,疼痛难忍,实在是爬不动了,他抓起一块石子,用尽力气,朝前扔去,再次昏迷。
石子打在营门前几个巡逻哨兵的脚下,他们立即分散搜索,在草丛里发现了宫错,将他抬进了大营。子光闻讯赶来,命随营军医对宫错实施紧急救治,同时向秦王报告。
秦王闻讯,翻身下榻,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脚披散着头发大步赶来。分开众人,冲到榻前,用力摇着宫错,同时连声呼唤:宫错宫错,你醒醒你醒醒。
宫错苏醒过来,睁开眼睛,见是秦王,用微弱的声音:大王。
豫州鼎在哪?唐雎在哪?秦王急问,宫错嘴唇动着,声音极其微弱。秦王赶紧把耳朵贴在他嘴边,只听见他:大王,救命。
秦王急吼道:你快,豫州鼎在哪?唐雎在哪?
宫错吃力地答道:唐雎的住处有钓鱼台,下面有洞室。豫州鼎和唐雎都在其中,唐雎已经死了。
秦王听清了,多日来的心病瞬间一扫而空。他右手按在自己的额头上,仰天长舒一口气。
宫错完最后一个字便咽了气,赵高摇晃着他连连呼唤:宫错宫错。但是,宫错已无反应。
军医给他按脉,起身:大王,宫错他死了。
秦王的心思已经不在宫错身上,他叫道:子光。
臣在。子光站了出来。
秦王下令:你立刻将钓鱼台那一带控制起来,以防蛮众转移豫州鼎。
父王父王。子舒跑了进来,一下子跪倒在秦王面前:父王,儿臣明日就要献鼎,父王不必再动干戈了。
秦王一瞪眼:寡人今晚派兵以防豫州鼎被盗,有何不可?
鼎不可能再丢失,父王安心坐等佳音。子舒连连磕头。
秦王不解问:那就奇怪了,寡人派兵去守住藏鼎之处,与你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寻找豫州鼎 最新章节第109章 生死关头(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12/1225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