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入账(1/2)
作品:《我的光影年代》吕潇然没有直接答应杨青。>
很简单,导演这种事,真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就能搞定的…>
好的编剧转行导演真不一定能做一部好电影,最简单的例子:《地心引力》,这剧本无敌了,就2个人,然后怎么逃生,完了。>
这么简单的故事,为什么一大堆人看完全部高潮了,还是因为导演有本事!>
而且很多编剧转行的导演,特别讲究台词和意境,很容易让整部电影割裂起来。>
崔斯韦,《无人区》、《疯狂的赛车》、《一出好戏》的编剧,自己做了导演,鼓捣了《雪暴》,拉来了廖烦、张镇,然后呢?电影很失败…>
因为《雪暴》讲述就是警匪对决,并没有多少复杂悬念,很考量节奏还有氛围,这对编剧是个考验,最要命的是,就是台词的编写,明明是一个类型片,编剧却让每一个角色的内心都想成为一个诗人或者散文家,很明显能感受到与现实生活的完全脱轨…>
博哥的新片《被光抓走的人》…>
但是,《夜店》又有些不太一样,这个剧本很容易拍!>
这样的电影,选对演员了,导演几乎就是个摆设…>
就一间超市,故事也贼简单,全靠对话推动剧情…>
笑料也谈不上高级,但是很有趣…>
非常严格遵循着三五分钟一个笑点,七八分钟一个小高潮,直到最后收尾的时候再煽个情的常规喜剧套路。>
很有意思…>
坦白讲,对一部喜剧电影来说,有意思就足够了!>
想了想,吕潇然道:“这样吧,我帮你推荐一下。”>
“您是想推荐给李董?”>
李董就是李铭…>
“…你给他看过了?”>
“嗯,去年拿给他看了一下…”>
“他怎么说?”>
“他说有点业余…”>
吕潇然很认同这个观点:“是有点业余了,剧本要是能在逻辑上完善一点,就更好了!”>
“…您是怎么想的?”>
“前半段节奏过于松散,而且人物有点突兀了,后半拉的职业劫匪出现的有点太突然,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在支线剧情上再深入一点…”>
完全是废话…>
小吕子想压价!>
“可…徐争老师挺喜欢这个本子的,他说他推荐给了好莱坞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的老板皮特…”>
“…徐争?你等下,我打个电话问问!”>
还真是这样,徐争蛮喜欢这个剧本的,但他不想自己掏钱,于是拉人入伙。>
“这样吧,这项目我接了,你就别找别人了,你当导演,徐争演何三水…”>
杨青脸上一喜:“太好了,那什么时候拍呢?”>
“你先把剧本的逻辑完善一下,我今年没有档期了,怎么着也得明年才能开拍。”>
最主要,橙子映像账面上没有300万…>
……>
杨青离开,吕潇然坐在办公室里,沉默了很久…>
他在想徐争的那句话:像这种小成本喜剧还是很有搞头的。>
既然他觉得有搞头,那为什么不投资呢?>
应该还是发行问题!>
“别想了,《夜店》后来交给澄天发行了,260万制作成本,换回了1300万的票房!成为澄天唯一一部赚钱的电影!”>
“…是徐争主演的吗?”>
“是他…”>
“那你说我要不要投资?”>
“当然应该投资,最好拉上中影、小马,再拉上黄博,你们三一起出演,票房怎么着也能有2000万…”>
“又是票房…”>
“怎么?谈钱低俗?”>
“…没有,我找曾广贤问问情况。”>
“你要记住,商业电影首先是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个人的私欲表达!市场才是检验一部商业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
吕潇然忽然愣住了…>
真没想到一个写网文的居然还能讲出这么深邃的话!>
现如今的舆论是这样的,要么你能做到宁昊那样,就他一个能玩的《石头》,要么你就按照新浪潮的风格…>
所谓新浪潮就是第六代那批人。>
冯晓刚当年真的是被舆论裹挟的,同行们各种看不起他——可以看看《人生在线》,截取的是2000年冯晓刚的一天,有一段参加导演会议,几乎所有的导演都把厌恶、鄙视挂在了脸上,就差直接说‘你丫装什么逼?不就有俩票房吗?’>
吕潇然的《边境风云》,为什么要选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光影年代 最新章节第五十章 入账(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162/16257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