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大业》邀请(5/6)(1/2)
作品:《我的光影年代》《人在囧途》,徐争有百分之八的票房分成。>
当时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导演+主演一共50万片酬,他选了第二种…>
现在票房成绩揭晓,至少入账两百万。>
对比一下宁昊…>
还挺得意。>
要是《泰囧》真的大爆了,他的片酬就有点难算了…>
毕竟徐争不是纯粹的导演,他自己也有公司。>
到时候再说吧。>
……>
三爷也来了。>
《夜店》、《人在囧途》,两部戏都爆了!>
橙子映像出品,吕潇然监制,再挖掘一个新导演,这种模式逐渐被市场接受。>
橙子映像新立项了三部电影,《时空恋旅人》,导演吕潇然;《大人物》,导演杨青;《烈日灼心》,导演,曹宝平…>
三爷很敏感的察觉到了这是一个新兴的圈子雏形…>
只不过他们现在还比较稚嫩,没有形成统治力。>
一旦形成统治力了,这股力量很强大的!>
不过,他也不怎么在意,当年,他就是踩着所谓的京圈上位的。>
管你什么圈,乱拍就是不行!>
“三爷,您来啦!”>
“嗯,”韩三坪看了看吕潇然:“新电影我看了剧本,很不错!”>
“…艺术方面要差了点…”>
“电影是产业,不是慈善事业,必须要有回报。就算你是事业,没有观众人次,你的事业也不成功。你说我搞了个图书馆没人来,建个公园没人进,这事业算成功吗?福利院老人不愿意呆,公立学校大家不愿意来,这叫成功吗?电影没人看,但是我的艺术档次很高,这玩意我觉得也不能说是成功。这个电影他们看不懂,但是艺术品位很高,这个东西能划等号吗?我非常怀疑。电影没有票房没有观众人次,就没有生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艺术、技术和工业制作水平,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一个永恒的任务”>
吕潇然楞了一下…>
韩三坪接着道:“泰山不是堆的,火车不是推的,牛逼不是吹的,这个要有硬指标。硬指标是什么?就是票房。当然得奖也算个指标,相比起来,对产业来讲,票房更重要。所以,我们说现在的中国电影就是票房为王!”>
“可是…可艺术也很重要啊,电影产业…”>
“我们现在要跟好莱坞电影抢市场,用什么抢?就得用票房说话!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我们成败的关键。”>
说了一大堆,三爷拍了拍吕潇然的肩膀:“你跟我说你的新电影,有没有把握做到3亿票房?”>
“啊?”>
三亿…>
吕潇然想的是破亿就行…>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去年一亿,今年还一亿?去年1亿票房,今年可能应该两亿、三亿票房,这才叫发展。”>
“我…我尽力…”>
太难了,《时空恋旅人》三亿票房…>
怎么想的?>
“行了,我也不耽误你了,”三爷聊了十分钟,准备走人,忽然想起什么:“你过两天有时间吗?”>
吕潇然心中一动:“您说?”>
“《建国大业》…”>
“我义不容辞!”>
“行,到时候让老黄联系你!”>
……>
老黄就是黄健欣!>
《建国大业》的导演。>
但是,《建国大业》的操盘手确实韩三爷。>
怎么形容《建国大业》呢?一句话:韩大爷传众将听令,见过大爷!>
三爷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时代造就,也是他自己有眼光,当年,走投无路的冯裤子正是得到韩三坪的赏识,有了《甲方乙方》,有了贺岁档。>
从01年到14年,中国电影正式进入三平时代!>
《建国大业》最初是全国政协的一个献礼项目,广电领导建议三爷亲自出任导演。>
三爷找了自己的老伙计黄健欣,两人一起鼓捣。>
三爷和老黄是北影83届3级导演进修班的同学。>
还是室友。>
据说三爷找到老黄的时候,他正在香港参加两岸三地电影人会议,同时也帮陈可欣监制《十月围城》。>
老黄年轻时候,什么电影都敢拍,《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
《背靠背、脸对脸》豆瓣9.4分神作,讽刺机关官僚文化的作品!>
接到这个任务,有点懵逼…>
其实,他俩对献礼题材真没啥兴趣,都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光影年代 最新章节第二百章 《大业》邀请(5/6)(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162/16257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