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以我刀,问你刀(1/2)
作品:《于沧澜处听雨》孟玄策看着燕无痕。
鬼面下无悲无喜。
露出的一双眼睛中有的只是沧澜上跳跃的白昼焰火的倒映。
简单明了。
请君亮刀。
靠在不远墙壁处的汪直,心中都不禁为了这一幕而心生豪气向往。
越发期待,这样的一场比武。
他扫向四周不远处的阴影中,今夜,这场比武注定会流传在整个京城,乃至大夏。
燕无痕看着白银鬼面,看着白银鬼面露出的那一对眼神,炽热而滚烫的眼神,他觉得青面獠牙,头生额角的面具变得如人一般生动,看着那一柄宽硕,跳跃着白昼焰火的刀,听着那一句简单的话语,他觉得,他必须要拔刀,而且是最凶狠的拔刀。
因为尊重。
更是刀客间最基本的豪情意气。
………………
今夜的皇宫注定也不会平静。
明帝孟庭苇早早便到了德乙殿,打开密室,走入其中,却不是大夏长生牌,而是跨入一道暗门中向着另一道路前行,光线黯淡,他却走得是如履平地,因为,这条路,他已经走过很多次。
不知走了多久。
终究在走道的尽头看见的是明润的月光。
孟庭苇没有加快步伐,反而是越发的慢。
他整理了自己的正冠,整理了自己的衣服,这才缓慢走出。
这是一处圆形的大殿,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一个又一个洞穴,宛若佛家的苦行之地。
一层比一层洞穴越发宽大。
一层比一层洞穴修建的越发精致。
细数之下,足足有百座洞穴。
孟庭苇径直走向正中央。
那里有一条向上的甬道。
回旋状。
布满阶梯。
孟庭苇拾阶而上,沉默不言。
每当他向上走一层,那一层的洞穴中便有一人走出,盘坐在洞穴口。
每一人都是花白长发,古稀老人。
到顶,他便停。
静静的看着最大的洞穴中走出的一人。
同样的苍白长发,同样的古稀之年。
孟庭苇眼中有怜悯闪烁而过,看着眼前的老人沉着的说,“百年契约已尽,诸位可归江东!”
从最大洞穴中走出的老人看着大夏明帝,有些沉默,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各位好自为之!”
“江东,我拿定了!”
明帝孟庭苇宛若林间猛虎,一时之间气势尽出,像是虎啸一般荡漾在整座大殿之内,他狠狠的扫视过每一人,似乎想要在他们脸上看见卑怯,懦弱,但每一人却都是镇静,平淡。
“望陛下好自为之!”
最大洞穴的老人终究还是说了一句。
他随后身形飞掠而出,直接到顶。
顶上已然全部打开,露出漆黑的夜空。
而他就这般跃出,融入黑暗中,隐秘身形,躲过宫中禁卫,向着东北而去。
其余九十九人也是如此,向着东北而去。
东北,江东,那是他们多年未曾见过的家乡。
那是他们心中坚持着的向往。
大殿顶部缓慢合起。
没有一丝声响,宫中禁卫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处的变化。
孟庭苇站在甬道顶部,久久没有移动身形,眼中神色不明,只是仰着头。
…………
…………
“最近好好准备一番吧!”
宫外的一辆马车有些显眼。
玄武军魏羡鱼就恭敬的站在马车旁,听着马车里传来是话语,他眉头微皱,“父亲,你的意思是……”
能被玄武军统领魏羡鱼称作父亲的人是谁?
当朝宰相,在位二十年的魏无忌。
亲身经历过西北征战,南靖叛乱,却还身在高位的寥寥几人之一。
“陛下今日在早朝上便已然示意兵部尚书以及水军令开始整合,出战之日不远矣,朝中各处大将都镇守在各处,有用之人很少,我已然将你的名字提了上去,这次你必然会随军而去,不论官职大小,你绝对要抓住这次机会,陛下对于我已经给予了最大的宽容,我在宰相的位置也待的太久了,你明白吗?”
马车内传来带着一丝疲惫的苍老声音,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味道。
身着一身黑色重甲的魏羡鱼拱手道,“儿子明白!”
“对了,你见过了那孟玄策,如何?”
魏无忌掀开帘子,露出了那张苍老的面庞,看着魏羡鱼,夜色下,眼神中有些不明。
魏羡鱼站直身子,微微走近马车,虽是靠近宫墙,但都被他支走了巡逻的玄武军卫,这辆马车倒是显得有些显眼。
“儿子与他交谈了几句,气质确实不凡,但心性颇为淡泊。”
听着魏羡鱼的话语,魏无忌微微皱眉,“淡泊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沧澜处听雨 最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以我刀,问你刀(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195/1959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