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江东君臣间隙生(1/2)
作品:《三国志玉麒麟传》袁术起七路大军共有二十多万人进攻徐州,其兵势之大如摧枯拉朽之势,除却已经威临河北的袁绍之外,中原少有诸侯能够像袁术这样一战出动如此强大的兵锋!但尽管如此,袁术此番进攻徐州的结果,早已经被当时的几个有识之士所预料到了的。
曹操麾下诸如荀彧、郭嘉之流一眼就能看出袁术这一场绝对会败,他们的打算没有出什么差池,甚至于荀彧早已经建议好曹操在袁术失败之际即刻遣使前往江东结连孙策;江东夏仁就不用说了,主角的优势在那,袁术大败早已经是历史的结局,所以夏仁先前就建议孙策提前拔掉袁术卡在江东的钉子丹扬城;袁绍麾下田丰、沮授自然看得出袁术这一次大军是空有架势,也懒得将目光聚集在这里,而是辅佐袁绍继续进攻已经陷入穷途末路的公孙瓒。
时庐江太守刘勋得报袁术军马溃败,欲整军前往寿春援助,被主簿刘晔劝住。刘晔此人字子扬,乃汉室之后,年少有名,被避难扬州的名士许邵评为“佐世之才!”本是淮南成德人,昔日看破孙策起兵江东会脱离袁术的就是此人。
刘晔年少成名,二十岁时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各拥部曲纵横豫扬二州,袁术招之以为麾下,闻刘晔之才欲往求之,刘晔不喜他们为人,称病不往。郑宝骁勇善战,闻刘晔不出颇为不喜,欲驱使江淮百姓往成德请之,正好当时孙策夺江东,朝廷有使者过扬州。
刘晔借使者之利诛杀郑宝等人降其麾下,恐袁术怪罪迁其众往庐江投靠刘勋。刘勋怪罪刘晔私底下擅自诛杀袁术麾下将士,刘晔以“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仆宿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相与耳”回答,刘勋闻言不再为难,反而招揽刘晔为主簿,当时刘晔也为了自保,答应了刘勋的请求。
此番刘勋欲统军往寿春救驾,却被刘晔劝住,刘晔是这么说的:“将在外当以君命为先,如今将军奉袁公之命守庐江,扼江东荆州入淮之咽喉,将军岂能舍此即彼?!况袁公此战虽不利,然徐州后继无力,寿春城高墙厚,徐州兵断然不敢进军!袁公无忧矣,而将军却重担在任!江东孙伯符血气方刚,闻袁公不利,恐有不臣之心,当谨防之!”
刘勋闻言方才止住援救寿春的意图。果不其然,几天后庐江境内就有江东的探子,刘勋加紧庐江城的防御,督促各地城郡巡逻治安。自此,刘勋深服刘晔之谋,此是别话暂且不提。
且说袁术兵败徐州,往江东孙策处借兵报仇,孙策麾下分成两个意见,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大部分都反对孙策援助袁术出兵徐州,而以韩当等武将虽然也反对孙策援助袁术,却不反对孙策出兵徐州,毕竟他们这些人曾经和孙坚在徐州当过下邳相,对徐州的眷恋肯定比别人强,再加上徐州地大物博,而且此时防备不足,正是攻打徐州纳为己有的最佳时机,做武将的哪里不希望给自己增添一些功劳?!
孙策也被韩当等将领说得心动了,神色之间已经蠢蠢欲动,孙策毕竟是年少有为,再加上素来好战,容易被说动也很正常,夏仁坐在堂中见孙策有攻打徐州的念头,当下便知不好,正打算开口劝说之际,却忽听堂外一声高呼:“朝廷使节到!”
“朝廷使节?!”夏仁心头一震,然后眼睛一亮,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遂不再开口,先看局势然后再做计较。
显然孙策也没有意识到会有朝廷的使节到来,突然听闻这个消息也愣了半响,在张昭的咳嗽下才清醒过来,眼睛看了看堂中稳坐的夏仁,见夏仁点了点头,孙策心中大定,急忙起身迎出门外,堂内众人也纷纷起身跟随孙策身后。
门外有三人站立,一个太监、一个魁梧的汉子以及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孙策出门拱手相迎,文士打扮的人也颇识大体,带着笑脸上前扶着孙策:“想必这位便是平定江东,为江东百姓开太平之势的孙郎吧!果然英姿勃发,气概不差先公啊!”
“多谢相赞,不知大人来,朝廷有何旨意?!”孙策闻言眉目一动,脸色也欣喜了不少,礼貌地将这三个人迎入大堂,分主宾做入席位。
“我是议郎王浦,奉天子之命来给将军加官进爵的!”这文士笑着说道,“天子闻将军渡江东扫荡寰宇,除贼党平叛乱,给江东带来了安宁!在曹司空的建议下,天子念及将军先父之忠义,特命下官来授予将军骑都尉之职,承袭先公之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末将谢天子隆恩!”孙策闻言大喜,如今得天子之昭,自己这自领的官职也终于得到了认可,在道义上也就不再惧怕其他人会来以此为借口刁难自己了。
“王议郎!”就在孙策欣喜之际,堂中忽有一人开口说了一句,众人闻言回头一看,却见夏仁站了起来,纷纷有些奇怪夏仁这时候想要做什么,即便是孙策也有些不太明白。
“这位是?!”王浦显然对孙策麾下并不了解,见有人站出来唤自己,不知该如何回答,便看向孙策。
“议郎不要惊慌,此人乃末将麾下夏仁!”孙策初受天子封官晋爵心情大好,见王浦问自己,笑着宽慰一声,然后看向夏仁,“无痕,议郎前来为本将加官,不知无痕却要说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志玉麒麟传 最新章节第六十章 江东君臣间隙生(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256/2568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