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佛像与紫砂壶(1/2)
作品:《极品鉴宝师》秦淼很清楚这个男人为什么会这样紧张,一是因为主席台上的那名外国评委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二是因为这名评委所选择的古玩确实稀奇。
这是一个足有30厘米高的木雕佛像,但上面所雕刻的并不是常见的佛菩萨,饶是已经在古玩上涉猎颇多的秦淼也没能成功认出来,而鉴定的结果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因陀罗佛像:由小叶紫檀木雕刻而成,是15世纪某不知名雕刻家的成品,雕像整体保存完好……】
【评估价值:5000万人民币等值!】
紫檀木的价值非常高昂,尤其是小叶紫檀,是仅次于最上等的乌木之外最为昂贵的木材,而且这名雕刻家的雕工也非常精湛,所以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但这些只会吸引那些信佛的人,对秦淼来说却丝毫没有吸引力。
秦淼也知道鉴别小叶紫檀木最重要的五种方法——看,掂,闻,泡,敲。
看即为察言观色,查看紫檀木的颜色及纹理特征,产自印度的小叶紫檀刚上手时的颜色通常为紫红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之后,颜色才逐渐变深;非洲的小叶紫檀上面则有些花纹,并且光泽油润
;而产自天朝的小叶紫檀木通常会呈现为一种紫黄色,光泽度非常高,整体也通润无比。
由于紫檀质地细密,因此可以用手来掂量感觉物件的比重,看其是否达到了小叶紫檀木的重量,不过这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闻即是闻一闻木材的气味,小叶紫檀通常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如果木料上的香味过于浓郁,抑或是毫无香气,那材质就一定不是小叶紫檀。
最后两个鉴定方法因为会对物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通常需要再得到卖家的同意后才能进行。
泡即是从物件上刮下来一些木屑,浸泡在白酒或者瓶装水之中,真正的小叶紫檀是会浸泡出液体的,瓶子里会呈现出一道道红紫抑或是红黄相融的液条,还会泛有淡淡的荧光;另外,真正的小叶紫檀木外皮上的紫红色或者紫黄色在浸水之后不会掉色,而那些作假的紫檀木,上面的颜色一遇水就会掉。
敲就是用小木锤来敲击物件,真正的小叶紫檀木因为密度的关系,敲击时会发出一种厚重的声音,这是其他木材所不具备的。
通过这五个方法,就能准确地鉴定出一件物品到底
是不是小叶紫檀所雕刻的。
但评委当然不可能让他们轻易破坏这样一件珍宝,所以参赛选手们也只能够通过前三种方式来辨别。
那个中年人似乎是太过紧张,直到最后也没能成功判断出这件物品到底是什么,他狠狠一咬牙,最后随意地在答题卡上面写了一个内容。
出题的评委在看到这个答案之后,无声地叹了口气,随后便叫下一个参赛选手来观察了。
第二个上前答题的人是赵飞,他又看、又掂、又闻,将将卡着时间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在写完之后,他的内心长舒了一口气。
这轮比赛的难度很明显比前面几轮要高上了很多,如果不是自己偶然间见过一樽因陀罗的佛像,他今天是绝对过不了这一关的!
秦淼排在最后一名,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才终于上场了,他装模作样地拿起那樽佛像看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就在答题卡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那位评委在看过秦淼的答案之后,激动的直接就鼓起了掌:“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这个年轻人仅同看上就能辨别出小紫檀木的真伪,这就是在场几乎所有人所追求
的境界,而且他应该还对佛教有着不弱的了解,所以才能够认出这是因陀罗的佛像。
由于听不懂评委的话,秦淼并没有说话,他冲着对方友善地笑了一下之后,便继续鉴定起了下一个古玩。
【供春大壶:由明代壶艺大师时大彬早期所作,原料为紫砂壶,壶艺精湛,价值不菲……】
【评估价值:2500万人民币等值!】
紫砂壶是中国所特有的陶制工艺品,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出现,制作原料为紫砂泥,时至今日更是名家辈出。
在收藏界当中,紫砂壶一直都是人们所争抢的热门,光是拍卖价值超过千万的就有几十件,其中创下最高纪录的是“顾景舟制松树葡萄十头套组茶具”,最终竟然以9200万元的价格成交了!
就连许多瓷器画作也没能达到这样的价格,这着实是把很多人都震惊住了。
鉴定紫砂壶也有的一套特有的方法——那就是看、掂、敲三件套。
看也是查看壶的外貌特征,色泽过于鲜亮艳丽的的一律排除,颜色太过怪异的也排除。
掂就是体验壶拿在手里的感觉,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感的也排
除。
敲就是敲击听壶的声音,紫砂壶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属于闷闷的陶罐声,有些仿制的工厂会用掺了瓷器制料的材料来制作,因此听上去就会有一种“叮叮”的响声,这样的壶也需要排除。
秦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鉴宝师 最新章节第229章 佛像与紫砂壶(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256/25683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