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兵临成都之围点打援 一(1/2)
作品:《大清雄起》南京城在十多日的艰苦奋战中终于陷落,南京的失守便意味着两路大军合围清军的计划失败,同时也预示着合肥之险,一旦合肥再次失守,就宣示着南京起兵的失败。
重庆城下约二十里中军大帐。
“什么?南京失守了?”成都总兵气愤的大声质问道。
“回总兵大人,据最新的战报,南京...南京的确已经失守了。”一名八旗军官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生害怕总兵把怒火发在他的身上。
“他妈的!那还打什么仗!我们失去了最好的战机,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为什么非要等他们!真是不知道总督大人是怎么想的!如今朝廷的援军已经开始急行军南下,离成都已经不远了!”总兵气愤的抡起拳头使出全身的力气砸在了桌上,‘砰!’的一声桌子直接从中间断成两截。
“属下...属下想应该...应该是总督大人想要两路同时合围重庆,毕竟...毕竟这样可以让正面的敌人减少一半,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跪在地上的八旗军官低下头说道。
“等!等!已经来不及了,杨晓斌逃到合肥后立刻就命令进攻重庆的四万多人马返程驻守合肥!如今不但错失了战机而且一切都成为了徒劳!”总兵深呼了一口气压住了心中燃烧的怒火。
“总兵大人,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恳请总兵大人立刻下令,吾等愿率前军将士第一个打开重庆的大门!”底下的八旗军官连忙请命道。
总兵沉思片刻,大手一挥:“事已至此,也罢也罢!就命你为前军统帅,领兵五万猛攻重庆!”
“渣!吾等定用尽全力为大军打开生命通道!”说着双手抱拳起身走向帐外。
......
自成都两路起兵后,围攻重庆的一路十五万大军由于总督的决策失误导致贻误战机,使十数万将士在重庆城外浑浑度日了十多天。
而另一路为二十五万人马左右,北上又分为两路路直奔西安,两路分别打到了广元和巴中,但由于粮草装备弹药以及各种综合原因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丢失的一些城池大多是没有城墙和没有正规驻守的小县城,丢失也在常理之中。
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都的路何其之多?大批军队的调出,直接让成都的安全系数降到了极点,整个成都也不过一万五千守军而已。
沿西安路过达州再路过广安南充便可以直接打到成都。不错,清军的第二十一师早在十多日前便悄悄的从西安出发了。目的地,成都。行动目的,攻破叛军的首脑府邸,成都,活捉成都总督。
距离成都的最后一个县城,大英县。
大英县在成都起兵之前便被叛军占领,不过对于这个小县城并不是很重视,整个大英县只驻守了一千多人马,最重要的是,整个县城没有城墙,只有一排木栅栏,防守十分松散。
大英县城下约莫五里外,临时搭起的中军大帐。
“师长,只要过了大英县咱们就兵临成都了,灭掉他们的日子不远了!”围在偌大的地图的一名肩上扛着少将军衔的军官说道。
旁边正在研究地图的中年人,手持着笔,时不时的在空中轻轻的挥舞一下啊,紧皱的眉头可以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他正在沉思。
片刻,中年人并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说道:“我有一个想法,你听听看!”
旁边的少将军官定了定神点了点头。
中年军官把笔扔在地图上,说道:“我们可以围点打援!”
不错,围点打援。就是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的战役目的。围点打援的重心在打援,所以兵力部署的重点是打援的力量,围城的是辅助力量。但根据辩证法的思想,如果围点攻击力度不够,敌人主力就不会增援,打援力量就派不上用场。所以围点打援有时和攻城打援很容易混淆,因为二者很接近,只是攻城打援要达到两个目的,既要攻下城池也要歼灭援敌,而围点打援只有一个目的,不包含攻下城镇。围点打援的注意点与变化很多,和很多战术都能兼容是很大的特点。
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大清陆军军官院校的步兵科是必学的一种战法,而二十一师师长便是大清陆军军官学校出来的,对于这种战法早在学校教官便让他们经常在沙盘上练习,打的得心应手。
“对啊!师长,这个方法很有效,咱们一旦对成都包围,周围的叛军肯定就会驰援,咱们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少将一听连忙说道,心中却是一阵窃喜,这么好的办法,我咋没有想到捏?
“对,叛军一旦回援,我便让军队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一口一口的吃掉他们,待时机成熟,最后便命令围城的军队猛攻,一举拿下成都!”中年人说着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师长英明!”
“命令第三十七旅用最快的速度务必在一个时辰内占领大英全城,然后兵分两路从双流县和新都区分别完成合围,不能留下一个漏洞,一定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清雄起 最新章节第九十章 兵临成都之围点打援 一(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256/25689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