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玻璃火器(2/3)

作品:《大宋皇商

物?”

裴健接过王诩手中的玻璃珠子,问道:“这颗琉璃珠王公子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么说,裴山长是见过了。”虽然叫法不一样,但王诩料想他应该是知道的于是出言反问道。

“呵,好像是见过,但是相似却又不一样。”

“此话怎讲?”

“裴某在汴京时,见过类似的东西,但远远不及这一颗晶莹剔透,不知其是什么什物。遗憾的是裴某不知如何制作。”裴健看出了王诩的想法。

裴健的话让王诩大失所望,他虽知道裴健有隐瞒身世,但是他相信热衷于各类奇巧的他应该不会在这上面说谎。

“要不然,公子先将此物留在裴某处,裴某弄明白后就转达公子。”

“有劳裴山长了。”王诩刚将玻璃珠子递给了裴健,一个满面漆黑学生就进屋道:“裴山长,竹筒的不够强,会裂开。”

“你先下去吧,我知道了。”裴健脸上忽然闪过一丝慌张,匆匆支开了学生。这才对王诩道:“王公子,裴某正要和你说此事。”

王诩见裴健眼神有所闪躲,知道其是由于学生误打误撞进来了隐瞒不过才如是说,也不道破,故作不知,问道:“何事?”

“今日,有一个蕃街的波斯商人,找到裴某,让裴某为其做一些东西。因为引荐其来的人与裴某有旧,所以裴某就接下了。正准备通知公子,不想公子就来了。”裴健有些不自然地笑着说道。

“裴山长哪里的话,学生们学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让他们动动手了,再说,邵牧最近也有些捉襟见肘了,能接些生意也是好事。”王诩所说的并不完全是客套话,他所设想的工学院未来,便是这个样子,只是现在被裴健提前了罢。

“不知裴山长能否带邵牧一观?”王诩想知道究竟裴健隐瞒着他在做些什么。

“当然,王公子这边请。”裴健将王诩带到了刚设立的科研院里,偌大的房间里摆放着几个打铁的铁匠炉,里面数十个学生正在忙碌着,桌边趴着几个学生,不知在记录着什么。

王诩走到桌边,随手拿起一张绘制着图案的纸,见其上标注着规格大小,看起来像是管状的一类事物。

“哦,这些都是编纂院的学生们做的。”裴健走上前来说道。

王诩放下纸张,又看了些其他的图纸,一个令他吃惊不已的念头顿时浮上脑海。

“裴山长,你来看看,要是竹筒太大,就不便于携带,要是太小,就很容易裂开。”一个学生拿着一堆碎木片走到二人面前道。

王诩从裴健身后走出,拿起一块黑乎乎的竹片,顿时便闻到了一股黑火药的味道,他们果然在制造火器!

“见过王山长,您怎么也在这儿?”学生忽然认出了王诩。

王诩笑着说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儿?你们在做什么呢?”

“嘿嘿,能放焰火的东西。裴山长让让我们尽量把放焰火的筒做小,可是你看。”学生苦着大黑脸道。

王诩有意看了一眼裴健,心想,这个借口还不算太差,转而向学生说道:“那就不用竹筒。”

“不用竹筒用什么?焰火都是用竹筒放的啊。”学生好奇道。

王诩笑笑,心道,放烟火当然用竹筒,但是你们想做火器,怎么还能用竹筒。

“大的竹筒木质厚,韧性强,当然能耐得住火药。但是要将其变小,小竹筒就没有大竹筒的木质厚,肯定是要爆裂的。没有伤着你们还算幸运。”王诩捻起一块竹片,看了看,然后将其扔在地上道:“用铸铁,将铸铁做成筒状,代替竹筒。”

“诶,对啊。铸铁够强,一定能耐得住的。”学生眉毛一扬,舍了王诩和裴健二人,便将其他学生召集在一起,开始研究起来。

王诩见自己说道这个份上,裴健还是没有开口说出实情,于是决定再进一步。

“裴山长,能不能借纸币一用?”

“当然。”裴健应诺道,然后将纸币拿给王诩。

王诩想了想好像中国古代最早的火枪就是突火枪,应该是在南宋理宗朝发明的,不过其射程威力各个方面都不甚太好。于是他决定大胆地试试清末时候的火枪,遂将其原型纸上画了下来,不过一会,王诩拿起纸张,递给裴健道:“画得粗鄙,不知入不入得了裴山长的法眼?”

裴健接过纸一看,嘴唇蠕动,想要说话,却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王诩一边回忆着电视和书本上见过的明清时代的外国枪械,一边说道:“用铸铁作枪筒,将其作得长些,这样才能保证铅弹能命中目标。用坚实一些的木材作枪托,才能经得住用。”

“先向内填充黑火药,然后再将铅弹装进去。这根铁杆,是用来把铅弹和黑火药压实的。这里,装上打火石,用的时候,用另一块打火石摩擦它,铅弹就能飞出去了。”

顿了顿,王诩又道:“若要实在是作短些不用长铁杆也行,但是只能用一次,而且,铅弹飞不远,还会在近处散开。”

“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皇商 最新章节第六十八节:玻璃火器(2/3),网址:https://www.5dushu.net/31/317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