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全部拿下!(1/2)
作品:《我在大明当暴君》,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摆在崇祯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坚决不放人,如果像韩爌所言,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就按照事态严重程度,抓人,不惜动用军队! 二、妥协。 这是政治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先妥协,然后用软刀子一刀刀割下去,割他个几年时间,将复社、东林的势力慢慢分化。 甚至将局势平稳下来后,组建新的大学,以新学来对抗复社和东林。 如果这件事,仅仅是贡生们来闹,问题不大,妥协也没有问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任何事都需要就事论事来分析,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 但这件事显然不仅仅只是贡生闹事这么单纯。 这背后是东南的大地主、大商人、官员这三股大势力的推动。 大地主牵扯到土改,大商人牵扯到商税,官员则牵扯到权力的腐败。 尤其是土改,绝对不能妥协的。 站在21世纪后世人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一个农业大国,想要成为工业强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土改。 农业大国的社会形态是农民依附土地,土地是核心生产资料,而这种核心生产资料是掌握在极少数地主手中的。 这样不仅仅是对劳动力的一种空前绑架,而且还是横陈在中央朝廷和基层民众之间一堵墙。 试想想,核心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地主、大商人、官员手中,无数人沦为农奴,贫富差距巨大,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老百姓不解开枷锁,让崇祯挂歪脖子树,更待何时? 这是绝对不能有任何妥协的。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后世有人在土改中妥协过,例如光头,结果搞得四分五裂,例如阿三土改直接平躺了,结果从英国独立后,到21世纪,还被大地主绑架,什么政策都推行不下去。 所以,土改是绝对不能妥协的。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改革是要流血的。 崇祯扫视所有人一转。 其他大臣也跟着道:“陛下,臣等也是担心事情闹大,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大袖一挥,斩钉截铁道:“既然如此,传朕命令,将那500人围堵镇抚司衙门的贡生全部抓起来!” 皇帝此话一出,所有人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乾清宫陷入短暂的死静中。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个个都像是傻了一样。 “陛下,万万不可!请陛下收回成命!” 众人大呼起来,甚是悲凉。 “来人!” 乾清宫外进来一批大汉将军,好几十个人,整整齐齐排列在乾清宫内。 “都架出去!” 皇帝说完,大汉将军两人一个人,将这些个大臣,包括韩爌、钱龙锡他们,一起架了出去。 “陛下……陛下……”外面还传来大臣们的哀嚎。 孙承宗和李邦华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他俩为什么不说话? 这不废话么! 东南那帮人只差当面指着他们鼻子骂他们误国误民了,是你你会帮自己的敌人说话? 鉴于钱龙锡、韩爌都是内阁大臣,逮捕那500名贡生的命令,不从内阁出发去,而是直接让高起潜带着圣旨走一趟,直接让南京的镇抚司衙门拿人。 这样简明扼要,办事效率高。 二月十六日,受到南京国子监事件的影响,现在北京城的官场也闹得风风雨雨起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崇祯的桌上就多了100来封奏疏,全部是劝皇帝赶紧把人放了的。 基本上,这些奏疏搬到乾清宫后,就被放到一边,王承恩会从里面找出一些不是说国子监案的奏疏念给崇祯听。 可惜,全部都是。 所以,这些奏疏,一律不看,抽时间到后院烧掉。 张凡这么玩,不怕官员们罢官? 罢官? 罢官后他们能做什么? 能种田,还是能做买卖? 成年人的世界,那拖家带口的,都是要吃饭的,又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一言不合就老子不干了。 官在大明朝是属于真正的上层阶级。 那张凡这么玩,不怕官员消极怠工,出现情绪化? 消极怠工什么的朕不管,只要合理的将政绩完成了,你就算天天躺在家里水妹子,朕都不吭声。 这件事的影响力还远远不止北京城的官场在闹。 任何事件,都不是独立的。 例如东南和辽东在这件事上的联系。 东南和辽东怎么会在这件事上有联系呢? 双方隔了那么远。 但恰恰就是有联系。 东南的事一旦闹大,边境必然会不安宁。 军事本身就是政治的延伸。 为了防止皇太极有可能在接下来发动突如其来的军事行为,崇祯特意给袁崇焕写了一封信,慰问了辽东全体将士。 按照目前大明朝的局势,皇太极发动战争的可能性高达50%。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为什么? 一是大同镇的灾情还没有彻底稳定,还需要粮食运输,如果辽东再起战事,尤其是打到胶着状态,又需要调度大批量粮食。 大同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明当暴君 最新章节第197章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全部拿下!(1/2),网址:https://www.5dushu.net/318/31849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