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六)(2/6)
作品:《老大是女郎》大声说笑,韩氏最爱热闹,忍不住扒开车帘,问道:“那崔大人今年真的才二十多岁?”
二十多岁,一般人还在为科举考试寒窗苦读,崔大人竟然已经当上礼部右侍郎了!
掌鞭笑答道:“千真万确!崔大人是同安二十年的探花爷∨喜宴上先帝为进士老爷们簪花,看到席上的崔大人,吓了一跳,要不是崔大人已经娶亲,先帝想招他做驸马咧!”
韩氏听到最后一句,明白崔大人最后没娶到公主,大为惋惜☆书生赴京赶考,一举成名天下知,功成名就,迎娶公主……这样的故事才更完美嘛!
一旁的云英缓缓闭上眼睛。
魏氏已死,崔南轩现在一日千里,炙手可热,再不是当初那个穿补丁摞补丁的旧袍子、踏草鞋、背一袋烧饼进京的穷书生,想嫁给他的侯门闺秀多如过江之鲫。
不过云英可以确定,崔南轩一定不会娶公主,他向往的并不是富贵风光,他有更大的野心,更高的追求,区区一个驸马之名,他不屑一顾。
魏选廉劝云英不要因为崔南轩见死不救而迁怒于他。父亲不明白,那时候她根本不在乎崔南轩的选择是什么,魏家得罪的是天子,这和崔南轩无关。
魏家和崔家是同乡,两家长辈曾定下一桩儿女亲事。后来崔家落魄了,崔老太太卖了祖宅,带着儿女们去外地投奔亲戚,两家自此断了联系。
云英十三岁那年,崔南轩忽然找上门向魏选廉提亲。
魏选廉看崔南轩一穷二白,又多年不曾来往,犹豫不决。
那时兵部尚书家也在和魏家议亲,尚书公子一气之下派兵围住崔南轩住的野寺,逼他交还崔魏两家的信物。
崔南轩断然拒绝。
云英从小受母亲阮氏教导长大,女红针织,样样出挑,一言一行都符合母亲的要求,从不越雷池一步。
阮氏要求她履行两家的约定嫁给崔南轩。
魏选廉把她叫到跟前,和她说崔南轩穷得连客栈都,问她怕不怕。
她回说:“爹爹,女儿不怕吃苦。”
魏选廉长叹一声,回绝了兵部尚书。
第二年,云英嫁给崔南轩,陪嫁的只有两箱衣裳,几件简单的首饰。
崔南轩少年成才,难免孤傲,不愿落一个依靠妻族过活的名声,拒绝岳家资助『选廉的小夫妻因为嫁妆的事生嫌隙,干脆什么都不让云英带走,全部封进库房里存起来。
等崔南轩高中探花的时候,魏家才把云英的嫁妆送进崔家。
那几年,云英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学会怎么烧火做饭,怎么铺床叠被,怎么用最少的钱钞买到最新鲜的菜蔬,怎么把苦涩的野菜草根腌制成爽口的酱菜……
她没有对不起崔南轩的地方。
离开崔家的时候,她心里没有一点留恋,一丝一毫都没有。
娘家人全部命丧黄泉,她心如死灰,没有力气去恨别人。
早就没有恨了,只事漠然。
出阁之前,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听父母和兄长的话。嫁人以后,她的荣辱全部寄托在丈夫崔南轩身上。
娘家有难,她除了哭着求丈夫出手相助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她是魏家的小女儿,是崔南轩的妻子崔魏氏,唯独不是她自己……身如浮萍,随波逐流。
其实她不喜欢阮氏教她的那些规矩,她讨厌整天围着灶台忙活,她累了,不想继续折磨自己。
然后她死了,成了傅家大丫。
驴车行驶在曲折回环的山道之间,山风扯动车帘,几俩籽争先恐后飘进铺盖卷里。
韩氏心疼得不行,这几卷铺盖可是要一直用到开封府的!她张开手脚,整个人趴到铺盖上,试图用自己的身体保护行李,免得雪水打湿铺盖。
云英摇头失笑,靠到韩氏身边,搂住她的腰,两个人挤在一块儿暖和些。
正是梅子肥嫩,蝶乱蜂忙的初夏时节,傅云英住的院子虽然只栽了一棵皴皮枣树,也是花光烂漫,芳草盈阶,大房的宅子里却鲜少看到花木的影子,除了一片片随风沙沙作响的幽篁,便只有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山石。
“那几块是灵璧石,墙角的是太湖石。”
傅四老爷拉紧傅云英的手,看她面带疑惑,指着院子里的石头小声道,“二少爷喜欢石头,这些石头是从南边运来的,南直隶的、浙江的都有。”
太湖石和灵璧石都属于天下四大名石,傅云英当然认得,她奇怪的是大房的花园实在太素净单调了。
这时,耳畔传来一阵叮咚琴声,她侧耳细听,微风起伏,琴声似有若无※前走了几步,绕过芭蕉丛掩映下的月洞门,一泓波光粼粼的空蒙水色逼入眼帘,池水折射出一道道金光,小池周围没有栽种花草,唯有漆黑的灵璧石伫立其中』道回廊枕池而建,内有平屋五间,庭阶布满青苔,黑漆曲栏环绕,无匾无联。
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山水画,甚是冷清寥落。
小厮在一座凌空架起来的竹桥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大是女郎 最新章节155.(六)(2/6),网址:https://www.5dushu.net/65/653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