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朽的书(6)(3/3)
作品:《十万个为什么》了。穆辛·普希金得到的只是一本之后的抄写本。显而易见,这个抄本不是用羊皮纸抄写的,而是用纸抄写的。现在,《伊戈尔远征记》只有不完全正确的抄本,那是上个世纪初期的作品。
从一本书的命运之中,你往往也能够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书不仅仅是用来记述历史、传授知识的,它同时也投身到了革命与战争之中。书籍可以帮助人们推翻一位国王的暴虐统治,也可以直接参与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的战争。某本书所拥护的是什么,往往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我曾在科学院的图书馆里看到过几本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出版的法文书。其中一本大厚书的包装十分讲究,不仅装订精美,还配有非常漂亮的插图。原来,这是一本保王党颂扬王权的书。此外还有一些小册子,小得可以装进口袋里,甚至能够藏在手中。这些都是革命党人使用的书。之所以把书做得这样小,是为了便于携带出境,检查的时候容易分散。如此看来,像书的开本大小之类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的。
人的生活永远与书是分不开的。偶然间,我想到了一个人与他的书同时遭受火刑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16世纪的法国。1539年,里昂的排版工人发动大罢工,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排版工人的罢工。工人们与老板足足斗争了两年,可却没有任何结果。不过,其中有一个叫做陀莱的印刷厂老板,他反对自己的同行,接受了工人们提出来的条件。后来,罢工告一段落,老板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工人放弃了他们原来的要求,规定一天工作15个小时。
然而,印刷厂的老板们并没有忘掉罢工时的仇恨。五年之后,有人向巴黎神学院告密,里昂的印刷业业主也联名控告陀莱,说他印制宣传无神论的书籍,而证据则是告密者发现的陀莱出版的一本书中的一个词语。那本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死后你就会化为乌有。”正是“乌有”这个词语使陀莱犯下了罪行。原告一口咬定说他是反对灵魂永生的。
这件案子的判决很快就出来了。陀莱正因为“乌有”这个词语而被判处了死刑,而且还与他的书一起在巴黎莫贝尔广场被焚烧了。
现在,该是我们结束这一章的时候了,我感到非常抱歉,因为像书这样了不起的东西,我们谈得实在是太少了。
本章已完成!
十万个为什么 最新章节第19章 不朽的书(6)(3/3),网址:https://www.5dushu.net/75/75609/19.html